柚子猫在哪里看|「なんでそんなことするの」
编者按
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就《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应遵守“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对容易导致沉迷的、存在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内容的游戏,应禁止未成年人登录”“严格执行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的限制性要求,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等规定。
这一消息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再度抛至公众视野。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数量已接近2亿,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识。然而,一些网络游戏脱离、规避“青少年模式”监管,且存在诱导充值、涉黄涉暴问题,严重侵害青少年特别是低龄儿童合法权益,亟须引起重视。
□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 本报记者 赵丽
“点这,和我一起探寻真相!”“2023超解压小游戏,不用下载就能玩!”“我试了464次,仍然找不到所有乌龟”……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一些“不用下载轻松玩”的游戏正在吸引玩家的注意力,尤其是一些人物卡通、画面色彩艳丽、标题夸张怪诞的游戏,吸引了很多低龄儿童的目光。
近日,不少家长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家孩子总喜欢抱着手机玩游戏“不撒手”,甚至偷玩游戏、藏匿手机,家长们对此苦恼不已。这些网络小游戏通过链接或小程序即可进入游戏界面,不需要下载、注册,不需要密码、验证码,也不存在每周游戏3小时的限制等。
低龄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实地调研发现,在农村经常能看到四五岁的儿童熟练操作手机游戏,甚至有中小学生玩游戏到凌晨两三点;每天手机游戏时间超过两小时的学生在不少班级能占50%以上;学生通过游戏群、组队“开黑”(游戏用语,指玩游戏时语音或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形成同伴友谊,而其他同学想要参与其中就必须进入游戏世界,否则就会被排斥。
受访专家指出,小程序游戏往往通过色彩艳丽的卡通人物或者夸张怪诞的标题以及简单的赏罚机制,诱导低龄儿童沉迷其中。建议将小程序游戏纳入现有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监管范围内,同时加强技术监管,提升社交网络平台运营商的责任意识,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低龄儿童沉迷网游
与父母打“游击战”
喜欢睡懒觉的儿子,连续几个周末都早早起床,“美其名曰”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儿子的“反常举动”,山东枣庄的王月(化名)十分警惕——儿子曾经沉迷于网络游戏。
“因为工作原因,孩子有时晚上需要独自在家,为安全考虑,我们给孩子准备了一部备用手机,也因此让当时只有9岁的他沉迷其中。”王月告诉记者,一年前,她发现儿子的电脑和手机显示屏幕上下载了满满3页游戏app,严厉教育了几次并通过“青少年模式”监管后,儿子不再通过app玩游戏了。
但最近,儿子不及时写作业加上时常“烫手”的手机,引起王月的警觉。最终,她发现了儿子的“秘密”——不是不玩游戏,而是删除屏幕上的游戏app后,开始沉迷于一些不需要下载、点开即玩、没有“青少年模式”的小游戏。
“这简直就是一场‘游击战’。”王月很无奈,因为这种游戏“无迹可寻”,不需要实名认证,孩子“随下随玩”。还有些游戏通过链接或小程序进入游戏界面,无需下载客户端、无需密码及验证码,即可进入游戏。这些游戏往往通过色彩艳丽的卡通人物或是夸张、怪诞、激发好奇心的标题吸引孩子,孩子比以前玩得更起劲了。
“我最近在玩‘××跑酷’‘××世界’‘穿越××’等,这些都是小程序游戏,不用下载非常方便。在同学之间很流行,因为简单方便也没有什么限制,大家互相切磋,比谁‘技术好’、游戏‘积分高’。”谈到游戏,王月的儿子滔滔不绝。
这个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男孩玩某款跑酷游戏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他介绍道,这款小游戏“非常有意思”,跑得远就可以“领金币”(游戏中计算分值的手段),可以兑换“皮肤”和“滑板”(游戏中让奔跑速度更快、获取积分更多的方式)。“我技术高超,可以一局连续玩两三个小时,仅获得积分单次就可达两三万。只有实在想上厕所时,我才会点击暂停游戏,上完厕所赶紧回来继续开局。”
除了“有意思”,这名小学生说最吸引他的还是“玩得爽”,“不像很多游戏有‘青少年模式’的时间限制,还需要账号、密码,这类游戏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有同学每天回家都能玩两三个小时,周末可以玩大半天,我非常羡慕”。
无需认证随时可玩
游戏广告中套广告
孩子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找到这些游戏的?
“看视频的时候,有游戏广告或者链接,我比较好奇,就点进去了。”通过视频,王月的儿子向记者演示——打开一款短视频软件,点击软件左侧的三根横杠标志,“最近常用”栏目出现各种小程序游戏,生活动态部分也出现“玩游戏”一栏,“这样可以反复玩一款小游戏”。
记者调查发现,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存在大量“点击即可进入”的游戏。多款小游戏人气很高,有博主拍摄了游戏视频,评论区充满“游戏链接在哪”“怎么才能玩”等评论。
记者连续3天观察10多款此类游戏发现,这些游戏普遍具有以下特点:进入方式简单,从小程序即可进入界面,不需要实名认证;界面设计无“青少年模式”和防沉迷提醒,无游戏时间限制;盈利方式主要是广告,用户看广告后不需充值或单次仅需小金额充值;存在过度广告的情况,比如每日累计观看5个广告;激励措施多,使用如建筑收益、升级建筑奖励鼓励用户进行游戏,用每日签到(可以领取礼品)、每日在线时长(在线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有不同奖励)、特定日奖励、本周累计登录天数等增加用户黏性,用户完成每日所有任务可以获得高级工具,连续登录到一定程度可以获得稀有角色。
记者打开某款小程序游戏,该游戏推荐记者试玩a类(标签为塔防、随机、竞技类游戏)、b类(合成、消除、模拟类游戏)、c类(跳舞、社交、浪漫)三类游戏。记者体验了一款游戏标签为“合成”的小程序游戏的宠物乐园部分:两只等级为1的猫咪可以合成为一只等级为2的猫,两只等级为2的猫可以合成为一只等级为3的猫,以此类推,总共有20等级,最多获得20种猫。
将该游戏环节通关大概耗费7个小时,这是在记者播放大部分广告获取收益的前提下完成的,若拒绝播放广告视频,游戏整体的完成速度会较同意播放广告视频变慢。该款游戏具有一定的成瘾性,胜负欲强者极易被“激励”并耗费大量时间玩到通关,但这只是该小程序游戏的一小部分,若想将小游戏体验完,还需耗费数倍时间。
此外,记者注意到,小程序游戏存在“广告套广告”现象,即在游戏过程中利用赠送游戏币的方式诱使用户观看其他游戏广告,让用户从一个游戏被另一个游戏所吸引。
在游戏后半阶段,记者选择播放广告视频并记录,在30分钟内,记者点开了21个时长为30秒的广告视频,这些广告视频中还“夹杂”其他游戏链接,30分钟内,记者总共点开了15个小游戏。
“我可以玩一下午,从一款游戏链接到另一款游戏,永远不会重样,也不会感到无聊。”山东济南六年级学生李媛媛(化名)说,“软件还很‘聪明’,我喜欢玩卡通图案的消除类游戏,广告视频便会‘精准’地为我推荐此类小游戏。”
记者体验了30款小程序游戏,其中27款没有游戏时间限制、不需要实名认证和登记、没有“青少年模式”。其中不到三分之一的游戏写着“适合12岁以上人群”或“适合8岁以上人群”,但除了此提醒外没有其他约束手段。
缺乏分层思考设计
对儿童约束力不强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看来,此类小游戏的内容吸引人、形式容易被低龄儿童获得,且儿童对游戏存在群体认同心理,会导致游戏“成瘾”现象。
对于此类小程序游戏未设置“青少年模式”的现象,姚金菊分析称,此类小游戏并非独立软件(app),一般嵌套于网络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之中。以某社交软件为例,接入的各类小程序往往是直接以社交账号身份登录。因此,当儿童通过家长的账号接触此类游戏时,除非手动选择“青少年模式”,否则系统无法有效判定使用小程序的对象身份。
“此类小游戏虽然内容看似简单无聊,但往往通过色彩艳丽的卡通人物或者夸张、怪诞、引起孩子好奇心的标题吸引低龄未成年人,然后利用简单的赏罚机制,作为心理控制手段,使得每一个操作都有奖赏或者惩罚等即时后果。每一个操作都能得到即时反馈,即使是成年人,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潜意识都会对很多无聊、简单、重复的事情上瘾。低龄儿童由于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更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姚金菊说。
姚金菊认为,小程序游戏开发者也缺乏对用户群体的分层思考与相应设计。小程序游戏作为新兴领域,监管不如传统网络游戏完善。而关于设置“青少年模式”或用户年龄门槛等标准要求,小程序游戏仍处于灰色地带。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志伟告诉记者,考虑到实名认证对个人信息的收集程度、用户体验等因素,有的大型公司会采取首次实名认证的模式,即第一次实名认证后用户无需再次认证。如果该社交账号已经被家长实名认证过,那么根据合理信赖,程序会默认使用手机的是成年人。
“既要保护未成年人,又要考虑未成年人个人敏感信息的收集使用问题,也不能过多地打扰用户,这是小程序游戏防沉迷的难点所在。”姚志伟说。
“儿童沉迷网络游戏最主要的原因是其闲暇和课余时间比较多,有大量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如果没有其他课外活动进行时间填充,游戏就很容易进入他们的生活。并且,现在的孩子接触手机和游戏网络都比较方便,很容易形成玩游戏的习惯。另外,有些游戏的‘青少年模式’在休息时间是不开放的,比如从晚上11点到早上8点不存在‘青少年模式’,这种游戏对儿童的约束性不是太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易卓说。
强化平台责任意识
加强内部合规审查
那么,这类嵌套于网络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的小程序游戏是否属于网络游戏?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媛媛给出了肯定答案。她告诉记者,目前出版国产网络游戏作品审批程序把网络游戏分为两类,包括电脑网络游戏和移动游戏。其中,电脑网络游戏包括客户端、网页、网络下载的单机游戏等类型,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移动游戏是指以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为运行载体,通过信息网络供公众下载或者在线交互使用的游戏作品。该类小程序游戏符合当前新闻出版署对网络游戏的定义。
据董媛媛介绍,目前一些网络平台用户在玩小游戏过程中以“后台实名”运行,即如果已在平台完成实名认证,则登录游戏时无需再认证,也往往没有使用时长的限制。“部分开发运营者未按照游戏的标准接入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而是隐藏了小程序的游戏功能以绕开游戏防沉迷规定,对于此类情况,应当加强小程序上线审核,核实小程序是否存在实际功能与开发者提交审核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形,从而减少小程序游戏避开防沉迷及实名认证上线的情况。”
为了推动嵌套于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的小程序游戏朝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健康方向发展,2023年8月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
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单列“网络沉迷防治”一章,规定了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行政机关、学校与教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等多方主体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防治责任。
“建议以《条例》为依据,配合网络游戏、互联网应用程序等相关法规、政策,明确将小程序游戏纳入现有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监管范围内。加强技术监管。可通过身份验证、短信验证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嵌套型小程序游戏的标准监管;要求在确认用户为青少年之后,开启防沉迷系统,限制游戏时间。强化平台监管。增强社交、短视频网络平台运营商的责任意识,促进提供嵌套服务的平台对接入的小程序游戏定期进行内部合规审查。”姚金菊说。
同时,受访专家也提到,多角度、全方位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条例》将进一步强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责任,为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杭孝平呼吁,家长积极履行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结合互联网企业的技术防线和相关法律制度,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杭孝平说,家庭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场所,家长在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长需要提高对网络的认知,引导孩子合理科学使用网络,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生理、行为习惯等,遇到问题及时和有关部门联系,及时请教相关专业人士,找到解决方法。此外,网络平台、游戏运营商等应建立健全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避免诱导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时监控并及时解决可能导致沉迷的问题,定期向社会公开防沉迷情况。
吴辛苹(记者 黄心贞)11月19日,
吴辛苹(记者 陈孟芬)11月19日,特朗普曾在竞选中作出重大承诺明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第一天,肯定有很多大事在等着他。但特朗普很明确:这件事一定要干!什么事?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这也是他在竞选中的重大承诺。在大选前几天,特朗普还在竞选集会上公开宣称:“在我上任的那天,移民入侵就会结束,我们国家的复兴就会开始。”反正我们看到,特朗普当选后,美国监狱的股价蹭蹭上涨!为什么?驱逐前需要逮捕,逮捕后需要关押,关押他们的监狱,自然收益就暴涨。更别忘了,如果特朗普兑现承诺,1000多万非法移民将被迫离开美国。这是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要干的大事,但他会成功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很难,特朗普确实在啃硬骨头,可能成功,也可能成仁。很简单,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非法移民问题,在美国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必须看到,以前的美国人,都是非法移民,现在的非法移民中,很多在美国都沾亲带故,他们更是维持美国社会运转的底层工人……另外,非法移民大多来自拉美。美国对拉美的干涉政策,尤其是经济掠夺,让很多拉美国家民不聊生,拉美人只能偷渡美国,赌上自己的命运。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8年美国无证农场工人的数量为41%,这是可获得的最近一年的数据,其中加州的数字最高。也就是说,美国农场里,可能近一半的工人,都是非法移民。特朗普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此外,美国移民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如果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建筑业将失去八分之一的工人。从全国来讲,这项政策将导致100万个难以填补的工作空缺。为什么难以填补?很简单,这些非法移民,处于社会最底层,干的是最累最苦最危险,而且是报酬最低的工作。他们不干,美国人也不会去干。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工人短缺,工资增加,随后波及到整个产业链,美国通胀上扬。还要看到,驱逐不可能仅仅针对最底层非法移民,一旦社会形成风潮,必定会对科技人才,哪怕是外来合法科技人才带来歧视和压力,很多人可能会选择离开美国,这将损害美国的竞争力。谷歌方面有数据显示,在特朗普当选成定局24小时内,“搬到加拿大”相关搜索量激增1270%,针对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类似搜索量也分别攀升近2000%、820%。加拿大一家老牌移民律师事务所就宣称,他们现在“每半小时就会收到一封新的问询邮件”。美民众上街游行此外,驱逐移民成本高昂,还包括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执法部队、大规模的拘留设施,以及派飞机将这些人运送至愿意接受他们的国家。因此,在不少人看来,大规模驱逐不可能成功。但特朗普是特朗普。这是他的重大承诺,他要兑现。在当选后不久,他在接受nbc采访时说, 他并不反对人们进入美国,“如果他的政府要求企业在美国境内开展业务的战略取得成功,就将需要人员”。但他话锋一转,驱逐不驱逐,这不是价格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别无选择。当人们杀戮和谋杀时,当毒贩摧毁国家时,现在他们要回到那些国家,因为他们不会留在这里。没有价格标签。” 他说。在特朗普眼中,非法移民,等于罪犯,等于毒贩,美国不需要他们。尽管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他们的犯罪率并不比美国人高。没办法,他们有时就是替罪羊。非法移民排队进入美国最后,怎么看?还是粗浅三点吧。第一,特朗普要动真格。驱逐非法移民,这是特朗普大选中的承诺。虽然美国有句俗话,世界上最不能相信的,就是一个男人在婚前以及一个政客在选前的承诺。但在兑现某些承诺方面,特朗普总体还算靠谱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他能承受多大的代价?他能排除万难干到底?更要看到,按照特朗普的主张,哪怕已经被拜登政府认定的一些合法移民,也要被驱逐。你看吧,接下来四年,美国将是持续不断的法律战,街头游行抗议,甚至不排除发生激烈的行为。非法移民来自世界各地,我们也不用回避,也有个别是中国人。特朗普也很清楚,4月13日在宾州一场集会演讲中,他就特意提到,这些中国人,“正处于参军的年龄,而且大多是男性。在我看来,他们是想在我们国家建立一支小军队吗?”这都哪跟哪啊。但那些“走线”的人,你们真要小心了,美国真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第二,美国社会加剧撕裂。这几天,美国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特朗普在招兵买马,在组建政府。但他很明确,以前他的两大干将,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利以及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谢绝入内。为什么?很简单。这两人都曾背刺特朗普。以特朗普睚眦必报的性格,岂能容忍。另一个现象。民主党执政的加州、马萨诸塞州、纽约州等州长,开始组建“抵抗运动2.0”,反对特朗普的政策,其中就包括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加州州长纽森就公开称:“我们在加州珍视的自由正受到攻击——而我们不会袖手旁观。加州以前曾面临过这一挑战,我们知道如何应对。”伊利诺伊州州长普里茨克则发誓,如果因不配合特朗普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而被扣留联邦拨款,伊州将在必要时采取法律行动反击。“你们要来动我的人民,就得先过我这一关。”但特朗普又岂是轻易妥协的人?美国社会一场大撕裂,正在澎湃展开。特朗普签署文件第三,翻烧饼开始了。不由想起特朗普1.0时期。他当时上任第一天,就将奥巴马苦心孤诣搞出的tpp,一脚踢到了垃圾堆里。记得当时签完字后,特朗普还不忘将文本对着镜头展示一番,说:我们刚才做的,对美国工人来说,是一件伟大的事情。真对美国工人有利吗?大家见仁见智吧。但特朗普随后越干越猛。几天后,他又签署了“禁穆令”,激怒了沙特等一众国家;他还在美墨边境修建了隔离墙,威胁墨西哥必须支付建墙费用。后来的事情就更多了,美国不断退群,甚至退出了《巴黎协定》,气得欧洲人大骂:美国不管洪水滔天……但后来呢?很多事情,不了了之。拜登上台后,不少政策180度大转弯,比如,美国又加入了《巴黎协定》……特朗普2.0,也就4年。接下来的4年,肯定会让世界大吃一惊;但4年后,估计又会让世界吃一大惊。折腾吧,既然美国有资本,那就尽情折腾吧。来源:牛弹琴
“特朗普在上任前就开始寻求对外交政策‘重大改变’,而乌克兰感受到的风向转变将最为强烈。”美国彭博社9日称,尽管距就职典礼还有较长时间,特朗普已开始试图重塑华盛顿对乌克兰的政策。美国媒体当天爆出特朗普在胜选后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通话中曾让亿万富翁马斯克参与通话,后者在社交媒体上就“特朗普的乌克兰计划”发文称,“战争贩子谋利的时间已经到头了”。特朗普的高级顾问布莱恩·兰扎9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更明确表示,特朗普上台后“将专注于在乌克兰实现和平,而不是帮助该国收复被俄罗斯占领的土地”。这些迹象令西方盟友忧心忡忡。即将于下月卸任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9日抵达基辅访问,他声称此行就是要表明“欧洲将继续支持乌克兰”。不过,在美国五角大楼拒绝乌克兰增加援助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的要求后,一直紧跟美国的英国政府9日也传出“推迟向乌提供远程导弹”。对于特朗普方面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表态,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表示,俄罗斯准备“认真听取特朗普关于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建议”。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中曾让马斯克参与“对基辅和欧洲敲响警钟”据《纽约时报》9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日前与泽连斯基进行了电话交谈,通话期间他一度将手机交给了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亿万富翁马斯克,后者为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战争中提供卫星通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知情人士还称,当特朗普将手机递给马斯克后,泽连斯基对他为乌克兰提供的星链服务表示感谢。马斯克则称,他将继续通过星链卫星连接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服务支持基辅。不过,报道称,目前尚不清楚三人是否谈到特朗普就任后美国对乌克兰政策的任何变化。美国axios网站称,此次通话的细节凸显了马斯克在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中的影响力,以及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不确定性。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承诺上任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他同时批评拜登政府大规模援助乌克兰的计划。报道称,这“对基辅和欧洲敲响了警钟”。在美国媒体报道马斯克参与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之际,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的发文引起了关注。马斯克8日对政治评论员诺法尔有关“特朗普的乌克兰计划”回应称:“毫无意义的杀戮很快将结束。战争贩子谋利的时间已经到头了。”与此同时,特朗普的高级顾问布莱恩·兰扎9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方面在向泽连斯基询问其“现实的和平愿景”。“如果泽连斯基总统来到谈判桌前说,只有重新拥有克里米亚才能拥有和平,这就表明他不是认真的。”兰扎称,“克里米亚已经消失……如果其首要任务是夺回克里米亚,并企图让美国士兵为夺回克里米亚而战,那么他就只能靠自己了。”兰扎表示,目前美国的首要任务是“和平与停止杀戮”。“我们要对乌克兰说的是,你认为什么是现实的和平愿景。这不是一个胜利的愿景,而是一个和平的愿景。让我们开始进行诚实的对话”。特朗普方面在向泽连斯基询问其“现实的和平愿景” 资料图据bbc报道,对于兰扎的评论,泽连斯基的顾问利特温猛烈批评称,这是在向乌克兰“施加和平压力”,但“普京才是想要更多战争的人”。报道称,此前泽连斯基坚持认为,实现和平的前提是归还所有被俄军侵占的领土,包括克里米亚。俄卫星通讯社10日引述克里米亚民族间代表团负责人斯米尔诺夫的评论称,特朗普顾问拒绝支持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的发言“很勇敢”。他称,泽连斯基的愿望从来没有现实基础。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最终会最大程度优先捍卫自己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哪怕在这一过程中要牺牲乌克兰的利益。“至少他谈到了和平”对于特朗普方面近来传出有关乌克兰问题的信号,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9日表示:“莫斯科非常认真、谨慎和负责任地对待各国在此问题上的任何想法。如果美方有迹象表明,希望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而不是进一步向基辅政权提供各种援助,以期最终导致莫斯科战略失败,那么俄罗斯肯定会尽最大努力与美国合作。”不过,他同时强调,来自美方不同渠道和层级的声明、承诺和信号等固然重要,但需要采取行动。俄方将对美国未来政府的具体行动作出评估。美联社注意到,里亚布科夫还称,莫斯科和华盛顿正在通过“封闭渠道”就乌克兰问题“交换信号”。但他没有具体说明沟通对象是美国现任政府还是特朗普及其圈子成员。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0日表示:“特朗普的信号是积极的。至少他谈到了和平,没有谈到对抗,没有谈到让俄罗斯战略失败的愿望。这与美国现任政府不同。”但他又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很难说,特朗普未来的外交政策比拜登政府更不可预测。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9日称,俄乌冲突将成为特朗普第二届政府面临的最大外交政策挑战之一。诸如马斯克等特朗普的亲信反对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但共和党内一些坚定的乌克兰支持者在特朗普圈子里仍然有影响力。报道称,解决乌克兰问题也有巨大风险,特朗普不可能在该问题上显得软弱或令外界认为乌克兰输给俄罗斯。任何迫使乌克兰达成不平衡协议的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解决方案都可能引发外交灾难,甚至可能令拜登从阿富汗撤军的混乱局面显得微不足道。美英拒绝提供远程导弹9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抵达基辅访问。博雷利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这是我第五次访问基辅。这将是我作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的最后一次访问……对乌克兰的支持仍是欧盟议程上的优先议题。”博雷利接受法新社采访时称,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拜登还有两个月的任期来作出决定,“欧洲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建立一个更强大、团结的欧洲,而我们团结、力量的表现就是在支持乌克兰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博雷利抵达基辅访问 资料图路透社9日称,拜登政府已决定允许美国国防承包商在乌克兰维护和修理美国武器。报道称,这是一项重大政策转变,将确保美国对乌提供的装备“能够迅速修复并在需要时提供维护”。不过,报道引述美国官员的话称,这可能不足以改变战争的局势。同一天,《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五角大楼拒绝乌克兰方面希望增加援助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的要求。该系统射程可达200英里,乌方称它们将能够对俄罗斯前线后方进行打击。报道引述两名美国官员和一名乌克兰政府顾问提供的消息称,美国防长奥斯汀拒绝了泽连斯基最近提出的优先向乌交付atacms的要求。奥斯汀称,乌方“要求太高了”,会打破美国与其他客户的长期协议。据英国《卫报》9日报道,乌克兰还对英国迟迟不愿向乌克兰继续提供更多“风暴之影”远程导弹表示不满。一名乌高级官员称:“斯塔默政府不愿给我们远程武器。现在的情况与苏纳克担任首相时不同。两国关系变得更糟了。”此前英国保守党政府曾向乌提供过“风暴之影”远程导弹。报道还称,斯塔默上任四个月后仍未访问乌克兰,这让乌方更加失望。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网站9日称,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第一个“受害者”很可能是乌克兰。欧洲越来越认识到,夹在俄罗斯的积极推进和美国可能撤出之间,欧洲需要为自己的安全作出更多努力,但欧洲大陆却陷入了混乱。特朗普胜选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宣称要建立“更加团结、强大、更自主的欧洲”,但法国本身却面临一个软弱、不稳定的政府;同时,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联合政府也垮台了。报道称,欧洲已进入历史上一个新的危险时期,整个大陆都变得软弱、分裂。在政治和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欧洲真的能拯救乌克兰并在这个危险的世界自立吗?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柳玉鹏 王逸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有人偷偷爱着你》
《眼中有星河》 《战姬随我闯异世》